跳到主要內容區
:::

認證規範5:教師

5.1 具有足夠的專任教師人數

5.1.1 專任教師

本系擁有堅強的師資陣容,教師均學有專精,於教學及研究上能配合科技之發展,將新技術運用於材料相關領域之研究與課程教學上,專任教師專長及學經歷資料詳見表5-1

本系致力於延攬相關領域師資及提升教師研究及教學水準,自前次認證以來,又陸續增聘邱智瑋、吳昌謀、王秋燕葉樹開及柯文政等5位具博士學位、助理教授以上,且具有實務經驗之專任教師,專長以能源、光電半導體、有機高分子、奈米材料、複合材料與材料製程等為主,以因應高科技產業之發展。新進教師皆具備相當豐富的學識與實務經驗,使本系之研究能量及研究領域更加提升、擴展,以期使學生具備更豐富之材料專業知識與技能,並符合國家及科技發展之需求。

本系亦於1034月起延攬日籍專案教授村上理一老師至系上任教。村上理一教授畢業於東京工業大學理工學研究科機械物理工學博士,其研究專長為金屬疲勞-超音波奈米結晶化處理鋼材陶瓷薄膜披覆材、電漿氮化處理材以及溶接鋼材、CFRP複合材強度評估、表面改質處理材摩擦摩耗特性以及透明導電薄膜開發與特性評估,目前於本系講授「基礎工業日語」以及「材料表面改質技術」等課程。村上理一教授加入本系,將可促進台日雙邊學術與業界之交流,提升本系國際化之推動。

目前本系計有23位專任教師及1位專案師資,其中教授15位、副教授8位、助理教授1位。專任師資專長可劃分為有機材料、材料製程、無機材料等三領域,其中專長為有機材料領域10位、材料製程領域6位、無機材料領域8位。為持續強化師資結構與教學研究工作,擬於106學年度繼續增聘有機材料組1名新進教師。 5-2 105 學年度本教師工作量統計表,絕大部分專任教師每星期工作時數在 40-60 小時之間,其中教學時間約佔 25%-40%、研究時間約佔40%-60%、服務時間約佔 10%-30%。根據統計結果,教師工作量尚屬適當。本系專任教師每星期課後指導人次在 10-20人之間,每星期課後指導時數在 5-15小時之間。本系教師每學期實際授課時數約為 6 小時;除教授在職專班課程外,授課時數罕見超過聘約規定之「教授 8 小時,副教授、助理教授 9 小時」情形。為建立一套整合教師的教學、研究與服務的合理機制,本系依據「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教師參與校內服務要點」,兼任行政職(一級主管特別助理或二級主管)教師之教學時數均可獲得減授 3 小時。本系亦於 102 年度起配合學校「提升研發能量減授辦法」,符合研究條件之教師可申請每學年授課三門。

5.2   教師參與學程目標的制定與執行

「系務會議」為本系系務最高決策會議,約每個月舉行一次,經常對系務發展有關之重大議題進行檢討與改進。此外並設置有各項委員會,由本系專任教師投票選出各委員會委員,依其權責各司其職,協助系務的推展。本系的教育目標係呼應本校與工程學院的教育目標制定,先由專任教師組成之「工程教育認證推動小組」充分溝通後完成初稿,送交系務會議徵詢本系所有專任教師意見,並召開「諮詢委員會議」依校外專家學者之建議進行第二階段的修訂,最後將修訂完成之草案再次提交「系務會議」議決。

        為能確實達成本系之教育目標及建構學生核心能力,本系課程規劃均遵循下述程序審查:首先由教師依本系教育目標、教師專長、產業需求、學生能力等提出新開課程計畫書,提送課程規劃委員會檢討開課之必要性、課程大綱適合性、與本系其他課程或其他系所課程之關連性等,再提送系務會議議決。系務會議通過後,尚須提送院級與校級課程委員會審議,審查通過後方能開授。

5.3   教師專長能涵蓋材料領域所需專業知識

本系擁有堅強的師資陣容,教師均學有專精,於教學及研究上均能配合科技之發展,將新技術運用於材料相關領域之研究與課程教學上,專任教師專長及學經歷資料詳見表5-1。本系專任師資專長可劃分為有機材料、材料製程、無機材料等三領域,其中專長為有機材料領域10位、材料製程領域6位、無機材料領域8位。本系自前次認證以來,又陸續增聘吳昌謀、邱智瑋、王秋燕、葉樹開、柯文政等具博士學位、助理教授以上,具備相當豐富的學識與實務經驗之專任教師,專長以控制系統、複合材料、太陽能電池、多功能性奈米材料、半導體材料為主,以因應高科技產業之發展。預計106學年度將再新聘一位有機領域師資,其後亦將陸續視各組需求增聘專任教師,使本系之研究能力及研究領域更加提升、擴展,以期使學生具備更豐富之材料專業知識與技能,並符合國家及科技發展之需求。

5.4   教師與學生間互動與輔導學生成效

 本系學生包括大學部382人、研究生(碩、博士班)243人,隨著專任教師人數之增加,生師比逐年降低。本系師生間互動良好,導師制度是以「教師全體參與,學生個別照顧」的作法進行,每班皆編制兩名導師,針對學生之課業、生活、感情、家庭及生職涯規劃等各項問題進行輔導。系上所有專任教師亦必須選定每週2小時以上之課後輔導時段(office hours,詳見表2-7),以提供學生在課餘時間的諮詢與輔導,一方面指導學生的專題研究,一方面提供學生在選課、就業或研究方向的專業諮詢。此外,本系專任教師也會針對其所指導的學生進行個別、團體晤談及研究方面的group meeting。

依本系之選課規定,大學部學生有部分選修課可以跨系選課,而研究生在規定的學分數內,除可以跨選本校其他系所的課程外,亦被允許選修臺灣大學工學院各系所的課程。此外,修習臺灣師範大學的課程,視同校內選課。本系學生亦能透過本校工程學院所規劃的跨系所學程,取得自動化及控制學程、智慧車輛學程、跨領域影像顯示科技學程、環境工程學程、軌道系統學程、微奈米模具學程、工程管理學程等各項學程之修讀證明,以培養學生具備跨領域專長,使學生更具專業競爭優勢。本系學生選課皆須經過導師指導確認,以提供學生選課規劃之建議。

5.5   教師與業界交流執行成效

本系教師近年來不但持續獲得科技部獎助研究案,也積極推動產學合作案,且都獲得相當良好的成果,專業領域主要集中於材料設計與改良、控制自動化等方面。藉由產學合作案之推動,可增進學生實務經驗與能力,讓學生瞭解目前產業界走向及未來發展趨勢,並協助業界解決實務問題,亦可將這些經驗回饋於教學上。

本系教師除教學與研究外,更積極參與校務相關之各項委員會,並參與技職體系招生命題及閱卷之工作。除技職教育之各項招生考試及各大學間的論文口試外,亦有教師擔任考試院考選部各級考試之典試委員,負責命題及閱卷之工作,或應邀擔任教育局等政府單位或公民團體之專業性評審,多位教師並曾擔任校外專業學術單位理事、監事等行政職務,同時負責國內外學術單位發行刊物之撰稿、審稿、編輯或顧問工作等。

5.6   教師專業持續成長的管道與鼓勵措施

本校為提昇教師之教學成效,每學期均針對新聘教師舉辦新進教師講習活動,聘請本校傑出教師擔任講員,傳授其教學的經驗與技法,使新進老師能在教學上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校亦設有教學資源中心,該中心規劃一系列的研習課程,並聘請經驗豐富的教師講授與示範演練,使本校教師在教材與教法上日益精進。

本系教師除了在研究方面有傑出的表現外,也非常重視教學品質的提升,每年也舉辦優良教師評選,評選結果公布於本系網頁與公告欄,以鼓勵獲獎的老師。本系每年也從獲選之教師中推薦一至三位參加院校之教學傑出與教學優良獎的評選,本系數十年來每學期均辦理各科目的教學成效評估,各項評估之點數彙整後提供每位老師參考,學生之書面意見則由系主任轉交各教師,做為將來課程改進的重要依據。每學期之教學成效評估結果,均列為未來教師升等時必須繳交的佐證資料,每位教師均非常重視此項評估,並經由回饋-改善之機制,使得各科之教學成效持續獲得改善,教師也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成長。

本系教師之聘任均秉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並依循教師聘任辦法的規定進行,因此,所聘任的專任老師素質優良,在良好的環境下,均能在教學、研究、服務與輔導展現優異的成果。因而,本系教師申請升等的通過率相當高,以目前本系的專任教師結構觀之,教授約佔63 % 15/24),副教授佔約33 %8/24),助理教授佔4 % 1/24),足見本系專任教師的升遷管道非常健全且暢通。

5.7 教師參與相關學術及專業組織以及其活動

本系教師不但教學認真,在研究方面的表現也非常突出,歷年來本系教師之平均研究計畫件數與金額,以及SCISSCI期刊論文數與論文被引用數在本校均名列前矛。由於教師在專業研究領域的知識豐富,研究成果豐碩,因而在授課中能將最新的研究結果與發展趨勢融入教學中,使學生受益良多。

本系非常鼓勵教師將研究之成果發表於相關期刊,並參與研討會發表研究成果。近年來更積極鼓勵教師於國際性期刊與研討會中發表,以提升教師研究成果的國際能見度。本系為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國際性學術活動,提供國際交流經費(Out-going)補助,鼓勵教師出席國際性研討會,促進與國外學者的交流,近年亦補助教師定期舉辦多場國際性研討會。本校亦以論文獎勵金方式,積極實質鼓勵教師於重要國際期刊發表研究成果,並修訂國科會研究案結餘款使用規則,教師可使用國科會結餘款支付出國參加國際研討會之費用,以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國際性研討會。